1月24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与力帆科技订立协议成立的合资公司已完成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取得重庆两江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合资企业名为重庆睿蓝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睿蓝汽车”)。

据悉,新诞生的睿蓝汽车将依托于两大车企的优势互补,发展重点将聚焦换电产品和换电服务的落地,并以“新一代换电出行新势能”的强势宣告,正式驶入新能源汽车的黄金时代。
以换电布局新能源
在吉利科技入主力帆后,业内人士心生好奇,不知吉利如何下活力帆这盘棋局。今天来看,吉利力帆以睿蓝汽车擎起换电模式旗帜,不失为一条新能源转型的“终南捷径”。
首先,从行业来看换电模式发力的时机已到。目前多家企业纷纷布局换电模式,其中蔚来汽车走在行业前沿。这个秉持着“让加电比加油更方便”理念的蔚来,截止目前已布局800座换电站,2022年换电站目标将达到1300 座。

此外,在北汽、上汽、长安等主机厂均推出了换电车型后,宁德时代也在不久前推出换电品牌EVOGO,号召主机厂参与其中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换电发展。
其次,在行业政策方面,也得到国家支持。去年10月,工信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启动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纳入此次试点范围的城市共有11个,预期推广换电车辆超10万辆,换电站超1000座。
今年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明确,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取消各地新能源车辆购买限制。加强充换电、新型储能、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由此可见,在全球电动化趋势下,随着更多车企进入新能源领域,换电模式也迎来的黄金发展期。而此时睿蓝汽车所担当着“新一代换电出行新势能”的使命,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换电赛道更适合电动化
一直以来,电动车续航里程焦虑,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在国内电动化初期,充电模式发展势头一度盖过换电模式。不过,当全球厂家试图通过技术层面延长电池续航里程并遭遇瓶颈后,“车电分离”的换电模式便被重新认识并迎来新的机遇。
换电模式,具有购车成本低、补能速度快、服务整合度高、安全性高、对国家电网冲击小等优势,无论B端还是C端用户,都能在几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内完成补能,方便快捷。

据了解,与部分车企只面对C端用户不同的是,睿蓝汽车未来将快速布局换电市场,基于自研换电平台研发新产品;在B端和C端共同发力,并推出多种动力形式车型解决不同用户的出行痛点。
后续,基于GBRC(Global Battery Rapid Change)换电平台,睿蓝汽车将规划覆盖轿车、SUV、MPV,甚至物流车、轻卡,完全满足网约车、私家车、出租车、物流车等不同市场的需求。
以重庆大本营辐射全国
2021年12月,力帆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与吉利汽车控股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6亿元,力帆科技以货币资金方式投资人民币3亿元,持股比例50%,吉利汽车以货币资金方式投资人民币3亿元,持股比例50%。
在吉利力帆合资公司正式落地后,随着睿蓝汽车的推出,为合资公司的未来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据介绍,睿蓝汽车未来将推出多种动力形式产品。基于自研换电技术,睿蓝汽车致力于打造智能换电生态,为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换电产品和服务。同时,将以重庆为品牌“大本营”,将换电站“辐射”全国重点城市进行扩建,到2025年,达成在全球运营5000座智能换电站的目标。

根据双方规划,未来的“换电”服务将不止于“换电”,还将囊括车用电池运营、退役电池储能利用、报废电池再生处理的“车电分离”管理模式和生态布局。据悉,该合资公司计划到2025年建设超过5000座极速换电站、覆盖100个以上核心城市。
目前,吉利重兵布局重庆,从高端制造工厂到吉利工业互联网平台,再到设立创新研究院、动力电池、网约车聚合平台,再到合资公司,打造了一条完善的产供销一条龙工业体系,可见吉利对重庆的重视。可以预测,随着吉利换电品牌车型推出,吉利势必以重庆为跳板,成功地实现新能源转型的三级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