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全球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新能源车型在市场的占比不断提升,各个厂家之间的新能源产品竞争是越发的激烈。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和关键技术所在,电池则成为了体现产品力最核心的部件。一方面,电池直接决定了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另一方面电池的类型、制造工艺、制造技术也决定了车型的安全性、保值率等。但对于车企而言,并不是每一家都有自主研发和生产电池的能力,所以像松下、LG化学、宁德时代这样的第三方电池供应商就逐渐壮大并形成竞争之势。

而今日(12月3日),《车壹圈》通过相关渠道获悉到LG化学已完成其模块包集成平台(简称:MPI)的开发。据悉,借助MPI全新的平台,LG化学实现了将电芯直接集成至电池包中,使其整体的成本将降低了30%,能量密度提升了10%了。
电池综合性能全面提高

虽然LG化学目前还没有正式对外公布MPI平台所有的细节和参数,但从《车壹圈》获悉到的信息来看,其整体的提升还是相当大的。首先得益于软包的设计,MPI平台是直接将电芯集成至电池包当中,而且其可以容纳的电芯数量是传统模块平台的两倍。数据上,MPI平台可以降低30%的制造成本,而且能量密度能增加10%。这对于电池未来大规模生产来说,无疑是质的提升。此外,MPI还能根据搭载的车型不同,拥有长度300mm的标准尺寸和500mm的长版两种尺寸电芯。

不过目前MPI平台也并非完美,由于软包少了模组块的外壳保护,为了保证电池的安全LG化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软板的强度问题。此外,虽然软包设计有着高度个性化定制尺寸的能力,但不同品牌、不同平台、不同车型对软包的尺寸有着不同的需求,所以LG化学还需要做的就是提升电池尺寸的灵活性,以适配更多车型。
LG化学能否稳住市场占比

从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77.78GWh,虽然总量同比2019年下降了1.7%,但LG化学则凭借19.28GWh的装机量力压宁德时代和松下,成为行业第一。而且光是今年前三季度19.28GWh的装机量,LG化学就比2019年多出了5.33GWh。在产能和市场占比上,LG化学今年可谓实现了双丰收。而即将登陆市场的MPI平台,也无疑将助推LG化学再上一层楼。

在全国排名前十的《车壹圈》看来:相信未来在MPI平台的加持下,LG化学在产量上还会增加,但其第一的市场地位能否保住,还真不好说。从今年前三季度的装机量来看,虽然LG化学获得了第一,但位列二三位的宁德时代和松下与LG化学的差距相当小。而且宁德时代目前正在着手研发“无稀有金属电池”,其同样能够大大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和提升电池容量。同时,松下也在研发无钴电池,比亚迪推出的刀片电池也将开始“外供”。面对各个厂家集体发力,LG化学即便是有MPI平台也很难一直保持第一的市场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