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动力电池行业,长安加速新能源转型又迈入了新阶段!
11月17日,长安汽车在2023广州车展上发布了电池规划。给大家划一下重点:长安汽车正式进军电池自研领域,自研电池品牌命名为“金钟罩”。同时,长安还计划到2030年,推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8款自研电芯。下面,就跟《车壹圈》来进一步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吧。
金钟罩:新能源转型的护身符之一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对于有实力的车企而言,自研三电技术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毕竟,只有打造有韧性、可持续的产业链、供应链,对于企业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才不会显得特别被动。
目前,随着长安汽车深入推进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现已布局了长安启源、深蓝汽车、阿维塔三大电动品牌,打造大、中、小三大纯电专属平台。仅从这个角度来看,长安布局动力电池产业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自身需求量很大。同时,诸如比亚迪、长城等头部中国品牌也纷纷有自己的电池品牌。从某种程度角度来说,只有把关键产业链掌握在自己手里,心里才更踏实,也更有底气。
圈哥了解到,长安金钟罩拥有“长寿命”、“真安全”、“超高效”、“快补能”等产品特点,全面解决用户在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循环寿命、低温性能等方面的焦虑。而此番自研电池品牌“金钟罩”的推出,就是长安汽车加速新能源转型过程中迈出的坚实一步,绝对算得上长安汽车在新能源转型过程的“护身符”之一。
多技术路线并举
圈哥了解到,长安汽车电池规划聚焦用户痛点与出行场景限制,重点突破电芯技术瓶颈。具体来看,一是升级液态电池,实现快补能。据悉,长安汽车不断攻关电池(磷酸铁锂、三元)材料改性、体系优化,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二是深耕半固态、固态电池。从规划来看,基于整车需求,长安汽车正向开发固态电池,并推进全新电解质材料开发、关键工艺开发。据悉,在2027年,将推动重量能量密度达到350-500Wh/kg、体积能量密度750-1000Wh/L逐步量产应用,并于2030年实现全面普及,有效打消用户的里程焦虑。
三是多项硬核技术的运用。在电池隔热性能方面,军工标准的新型隔热材料的加入,隔热性能较行业水平提升30%,实现“真芯”不怕火炼。而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解决低温条件下的电池升温难题,适配全温域,不限场景。此外,云端大数据实时计算,实现毫秒级安全风险感知,全方位守护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
四是发展新型电池。目前,长安汽车正在开展锂硫电池、金属电池等新型电池的原型电芯设计,预计能量密度将突破1300-1500Wh/kg,力争在2035年实现搭载应用。
未来,长安汽车将推出一系列新电池产品,即计划到2030年,推出液态、半固态、固态等8款自研电芯,形成不低于150GWh的电池产能。值得一提的是,首款标准电芯即将在长安与宁德时代合资的工厂投产下线。同时,首款CTV技术将于2024年开始量产,实现成组效率≥86%。
《车壹圈》认为,对于长安汽车发布进军电池行业,其实一点都不意外。一方面,电池系统与整车设计、匹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厂家提前介入后,可以围绕“性价重体比”(性能、价格、重量、体积最优)为产品塑造更高的价值。另一方面,电池作为新能源车产业链上不可忽视的一环,把主动权掌握在车企自己手中,显然更加明智一些。可以肯定的是,未来还会有更多有实力的车企选择进军电池自研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