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行业风口浪尖上的新能源汽车,吸引着各种势力的追逐。除了我们熟悉的传统造车企业以及后来居上的造车新势力车企之外,如今华为、小米、苹果等手机制造巨头们也纷纷加入,让这场造车盛宴更加有看点了。
虽然,手机三巨头在造车方面尚未形成规模,不过有业内人士分析:拥有诸多优势的华为、小米、苹果等企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发挥的作用将是惊人的。一旦时机和条件成熟,它们手里的核心技术,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利刃”。
手机巨头为何热衷造车?
一方面是手机行业的瓶颈难以击破,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前景,这些都非常让人动心。
从手机市场走势来看,遭遇瓶颈的巨头们亟待转型。据了解,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总计13.325亿部,连续三年呈下降趋势。而在2020年全球排名前五的手机厂商中,只有苹果和小米两家手机厂商销量呈增长趋势。
再看看新能源汽车数据,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达到130万辆,增幅接近8%;预计2021年增幅将超过30%,产销达到180万辆的规模。
另外,据权威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智能汽车的渗透率将提升至60%,而中国智能汽车渗透率将达到75%。两方对比,可以看出汽车产业巨大发展空间,非常适合这些制造手机的科技公司转型。总体说来,汽车产业的蛋糕太诱人了,很值得去冒险。
有钱又有技术 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考究技术的造车领域,仅靠财大气粗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譬如此前的恒大造车,在撒了大把的钱后车还没造出来,却遭遇资金危机,其造车路能否走得通还需打个问号。
而再看手机制造巨头们,可谓实力雄厚。以小米为例,2020年年底小米账上躺着1080亿不知道怎么花。在不差钱的同时,这些专研智能手机制造的科技公司在技术方领域,也都是高手。
目前,当前让造车企业备受困扰的缺芯问题,也恰恰是华为、小米等科技公司最擅长的技术领域。它们最初在汽车领域的亮相,其实也就是以智能科技合作商的身份出现的。
面对汽车智能化趋势,华为、小米纷纷与汽车主机厂开展广泛合作,成为这些企业智能科技的重要配套商的同时,也在承担着重要角色。
2019 年华为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针对不同车企实施多种合作模式,其中包括多种车用 APP、电驱动系统、鸿蒙车机与自研车载计算芯片在内的全套 HI。
华为基于三十多年来在ICT领域的积累,并继续聚焦ICT技术,为汽车企业提供基于MDC(移动数据中心)的车载计算平台和智能驾驶子系统解决方案。
另外,小米目前已拥有近3万名软件工程师,在软件及AI领域都有技术积累。云服务、互联网服务、软件架构等方面,小米都能自主完成。
今年8月,小米就花5亿元收购了自动驾驶公司DeepMotion,用来提升自身自动驾驶能力。
可以说在智能科技方面,手机巨头转身为科技公司后,其核心技术在解决汽车核心问题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华为、小米无形中推进了汽车智能化的发展。
从幕后走到台前的科技造车
如果说此前的造车新势力抓住了汽车新四化的风口,那么如今华为、小米等科技公司造车,就是以技术为硬核更具竞争力。它们不仅成为各个厂家“座上宾”,同时还在寻求从幕后走到台前的机会。
比如华为,在与北汽合作打造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与小康合作赛力斯华为智选SF5之后,又与长安汽车等联合发布了旗下高端汽车品牌“阿维塔”,与哪吒汽车合作的首款车型哪吒S。
9月22日,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初创企业黑芝麻智能宣布,刚刚完成了数亿美金的战略轮及C轮两轮融资。
据悉,此次投资由小米长江产业基金领投,闻泰战投、联想创投、临芯资本、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等跟投。可以预测,小米此次在汽车最核心的芯片上做文章,充分发挥其在技术的优势。
此外,苹果针对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趋势,也在寻找着机会。其实早在2014年,苹果就启动了代号为“泰坦”的造车计划,打算推出一款能与特斯拉抗衡的新能源汽车。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苹果的造车计划没有延续下来,首战失败。
虽然,在造车上苹果失去了先机。不过,此时刚好赶上了第二波汽车全面转型智能化浪潮。以技术而著称的苹果造车,同样不差钱不缺技术。这么好的优势,自然被人看好。